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老路不通辟新径 77岁患者展笑颜

发布时间:2022-04-21      发布:管理员      阅读:


老路不通辟新径 77岁患者展笑颜


          日前,一位77岁的老爷子,入院前已意识模糊、无尿、喘憋、多脏器衰竭,病情很是危重。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急诊ICU连续血液净化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转入肾内科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老爷子却要拔管放弃治疗,这是咋回事呢?
       
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障。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重要通路,是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这样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减少感染机会,不影响日常生活,为透析治疗提供充分性保障。随着患者的透析期延长、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患者日趋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伴随着患者肢体外周血管资源耗竭,透析患者终身只能做5到6次的自体动静脉内瘘,这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难与挑战。而就诊的这位老爷子,经超声血管探查后发现,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且存在心功能衰竭,经肾内科医生会诊患者已经不适合动静脉内瘘术……
        
在转入肾内科的当天凌晨2时许,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老人的情绪出现了波动。一时想不开,就自行拔掉临时的股静脉置管,幸亏被值班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后,未发生大出血等严重意外。
        
经肾内科综合评估后,主任杜雪峰决定给予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重新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患者家属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技术,心思很重,顾虑颇多,这也带来了患者的更多不安。肾内科护士长梁素敏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患者床旁,用科普化解患者及其家人的紧张情绪。她说,医者不仅要医“病”,更要学会医“心”。她把精通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的医生韩兆灿、马家晴招呼过来,三个人一起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给讲明白了。
       
原来,半永久导管置入术是指带有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较于临时导管,半永久导管通过建立皮下隧道,由导管自身的涤纶套与患者的皮下组织粘连,从而封闭了皮肤路口至中心静脉的缝隙,使得导管固定得更加容易与牢固,从而降低感染的机会、延长使用时间。由于此导管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微炎症状态,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这是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梁素敏负责讲解,韩兆灿、马家晴及时搞好配合,还画图让患者知晓其中的原理。生命至重,仁心仁术,就这样,老爷子和家人欣然接受这项手术,在杜雪峰主任、韩兆灿、马家晴等医生的密切配合下,患者顺利完成了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术后当即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在完成第一次血液透析后,相比来衡水二院住院前的状态,老爷子明显感觉心口不发闷了,下床不仅能轻度活动也不感觉累了。患者及家属满怀对衡水二院的感激之情康复出院。
       
医疗科技向前一小步,患者生活前进一大步。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减少了患者因透析延误引起的心衰、高血钾等并发症,适合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不良、内瘘闭塞、内瘘建立困难的患者,是重新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重要手段。此次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的完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更为长期单一路径透析的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杜雪峰说,这位高龄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置入术后感觉很好,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患者发自内心的信赖我们医务人员,我们更要积极迎接挑战,让更多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技术尽早应用于临床,帮助患者战胜病魔与伤痛,我们有的只是更多的责任……
       
以患者为中心,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用心为群众办实事,一项项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治疗效果的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有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更好惠及着衡水幸福民生!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