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衡水二院“动脉取栓+支架植入术”为重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4-01-10      发布:管理员      阅读:


       时间就是生命。急性缺血性卒中即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发病凶险、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性脑梗死对急救的时间要求比任何一种疾病都要“苛刻”,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不久前,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为一位77岁且患有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动脉取栓+支架植入术”,为重症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患者因反复出现头晕,同时伴有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被家人紧急送到衡水二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就诊。经CT、磁共振等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额顶枕叶多发新鲜梗死灶;又经脑动脉造影检查,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同患者沟通准备实施支架植入术之际,患者突然出现了意识障碍、不能唤醒、双眼向左凝视、无自主言语、四肢无自主活动的情况。值班的副主任医师林怀印初步诊断患者卒中加重,左侧颈内动脉系统有急性闭塞可能,紧急对患者进行头部磁共振等相关的检查。
  得知患者情况危急,衡水二院神经内科主任苏学勇、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蔡雪峰紧急赶来会诊。在对患者查体、认真查看医学影像检查的各项报告后,考虑患者大脑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因患者近期新发脑梗死,存在静脉溶栓禁忌,他们同麻醉等科室多学科紧急会诊。经过研判,大家认为进行介入颅内动脉取栓治疗更为可取。
  苏学勇介绍,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各种来源的栓子堵塞脑内血管所引起,占所有卒中的70%。其中,尤以大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且静脉溶栓再通率低,一直是脑梗治疗的“拦路虎”。而脑动脉取栓技术的开展,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以最高等级被推荐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
  脑动脉取栓术是一项尖端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该手术通过在大腿内侧切开一个约2毫米左右的小口子,将新型的取栓装置通过股动脉,借助取栓支架、抽吸导管、球囊等材料,对闭塞的脑血管进行再通。其技术包括支架取栓术、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动脉溶栓术等,将以最快的速度开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脑血流,挽救处于梗死过程的脑组织、脑细胞。
  据介绍,脑动脉取栓术可以将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窗”,从原来静脉溶栓的4.5小时,延长到6至8小时,甚至现在医学研究显示,只要患者的脑内侧支循环良好,患者发生大动脉闭塞后24小时内,都可以接受脑动脉取栓治疗。与过去传统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相比,脑动脉取栓技术急救“时间窗”更长、恢复率更高,将大大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统计表明,传统静脉溶栓每治疗6个人能使1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支架取栓技术,每治疗3至4个人就能使1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疾病永远是医患共同的敌人,而患者的信任是对医务工作者最大的鼓舞。苏学勇任衡水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在头痛、头晕、脑血管病、痴呆等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苏学勇、林怀印等以规范、严谨的专业表述,负责任的态度,科学的诊疗方案打动了患者家属,同意治疗方案并表示积极予以配合。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介入导管室,在麻醉科主任王震生、医生宋明晓全力支持下,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林怀印、主治医师李博等在患者全麻状态下行“脑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造影术+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颅内支架植入术”。经造影导管导入左侧颈总动脉后造影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通过大家齐心配合,使用微导丝缓慢通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闭塞处,并使用球囊缓慢扩张颈内动脉起始处,中间导管得以通过闭塞处并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处,使用取栓支架在大脑中动脉M1段取出数枚暗红色血栓……
  “取”之有道,有力抗“栓”。紧接着,林怀印、李博继续在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予以支架植入术,历时1小时42分钟,患者血管成功开通,血流通畅。
  术后,患者转入ICU继续治疗,目前在康复中。衡水二院神经内科医疗团队与时间竞速,攻克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手术的又一个难关,标志着该院脑血管急诊介入手术迈上了新台阶。
  医疗技术是立院之本,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衡水二院院领导大力搭建更好的平台,支持、鼓励、激励科室创新,钻研新技术、发展特色、打造优势品牌,用科技创新支撑起高质量发展。得益于此,一项项新技术、新项目在衡水二院落户,让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得以更大程度发挥。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