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院长当考官 医生做考生

发布时间:2020-08-20      发布:管理员      阅读:


院长当考官     医生做考生

——衡水二院开展急诊应急能力演练筑牢“前沿哨所”
 

       14时50分,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345678急诊电话响起……
     “喂!衡水二院吗?在红旗大街天玺香颂门口南边,有一名男性被撞了,口鼻流血、大腿流血,你们赶快过来吧!”
       接到电话后8分钟,急诊科出诊医务人员携带车载呼吸机、除颤仪、骨折固定支具、抢救用品等到达现场。事发现场,医生及时查看男子伤情并初步给出了判断:“左小腿开放性骨折,不排除脑挫裂伤、不排除脏器破裂,不排除其他复合伤”。护士及时测量血压给予氧气吸入、对左小腿止血并简单固定,将患者抬上救护车。
       回院路上,出诊医生将患者伤情简单明了地告知院内人员:“患者为无主昏迷病人,怀疑有脑挫裂伤、存在复合伤的可能……”急诊科立即启动患者抢救绿色通道,成立了以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孙涛为组长的抢救小组,同时通知神经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等科室工作人员赶到急诊科参与会诊。
      15时05分,患者到达急诊科抢救室后,在绿色通道机制的高效运转之下,医生与医生完成病情及处置交接,护士与护士完成生命体征及管路等交接,同时完成文书交接。因出现呼吸不均,考虑有呼吸衰竭,医生立即给予患者呼吸机支持、实施心电监护、实施静脉输液药物治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护士采血后检验科加急检测。同时,在急诊科内的超声科、CT室,患者迅速快捷地接受了医学影像检查……
       突然,呼吸机出现状况运转不畅。“快,通知设备处迅速把备用呼吸机拿过来!”与此同时,设备处启动生命支持类设备调配机制,设备处工作人员10分钟赶到现场并调来备用呼吸机……
       15时25分,各项检查结果汇总到抢救小组:胸部CT正常、头部CT脑挫裂伤脑干损伤、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血液检查正常……
       根据结果,各专业会诊人员拿出会诊意见。骨科会诊人员认为患者左小腿开放性骨折,目前已固定止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待病情稳定后做下一步治疗;神经外科会诊人员认为患者有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影响呼吸中枢,病情不稳定,需在急诊重症ICU观察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做进一步处理;心胸外科会诊人员认为检查未见异常,不需做特殊处理。
       综合以上意见,患者抢救小组认为:患者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左小腿开放性骨折,病情仍不稳定,不排除随时加重的可能,需要先入住急诊重症ICU进一步观察治疗,待病情稳定后相关科室再做进一步处置。
        ……
       这些场景,是衡水二院急救应急演练设计的近乎真实的急救现场。为了真实检验急诊院前急救能力、医院各科室协调配合能力,以及医务人员对各项急诊急救制度、流程、预案等的落实情况和绿色通道畅通情况,近日,衡水二院组织开展了急救应急演练,用较短时间,就完成了患者从现场处置到院内进一步会诊抢救的过程。
       这场演练采取盲演的形式,“演员”以目击者的身份,拨打了急诊电话,在事先未通知临床科室的情况下,真实地展示了救治全过程,并对急诊医护人员现场处置、急诊科医护人员综合救治能力、多学科间协调配合等场景重点检测。在演练结束后的总结会上,带着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目的,院长梁君奎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作为考官对演练中的亮点、短板进行了点评。
       此次急救演练过程中,医院院外处置合理规范,在最短时间内将病人接送到急诊科;急诊科提前做好准备,分组协助患者检查、治疗、护送;CT室、超声科处理果断迅速,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要进一步落实急诊应急制度,只有执行制度到位了才能避免出纰漏和问题”“呼吸机的数量需要再增加,以备不时之需”“多学科协作范围机制需再顺畅……”
      “急诊是医院的前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务人员急诊急救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十分重要,在紧急情况下,必须做到出诊及时,救治有力,措施得当。”院长梁君奎现场点评时说道:“我们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将实践和相关预案、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急诊救治相关预案、制度,进一步提升急诊相关制度的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多学科默契的协作能力和各科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发挥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这是一场演练,但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实战,才能有效锻炼急救能力。”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也对演练过程给予了点评。大家表示,这次演练受益匪浅,发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今后需要多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急救处理能力,更好地为生命保驾护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演练活动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医务人员急救救治制度的落实情况,提升了救治技能,提高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急诊能力建设是医院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的功能载体,是区域内群众医疗健康的有力保障。衡水二院急诊科作为医院展示窗口和前沿哨所、院内救护的第一站、全市重大医疗保障任务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站,与各临床专业紧密协作建起了一套快速应急体系,共同承担着全市人民的急诊急救,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高度重视急诊急救、多学科协作能力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衡水二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衡水二院急诊搬迁至医院东侧沿街楼、紧邻京衡大街位置,建筑面积拓展为1300多平方米,具有功能完善的急诊抢救室;具有高标准配置的急诊重症ICU、急诊病房,能够第一时间高效率开展急救工作;采用国际先进的“院中院”理念,按照小型医院的模式筹建,具备常规检验、CT、放射、超声、取药、收费等功能,患者来院后的相关辅助检查可在急诊单元快速完成而不必再东奔西走;预留有足够空间,可满足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需要。
       在资源配置上,衡水二院急诊科通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已经实现紧急医疗救援与综合医疗能力的无缝衔接,开展了急性心脑疾病、急性创伤、急性中毒等一系列时间窗窄、涉及多脏器、多学科的疾病救治工作,在快速处置和全面保障急诊救治患者生命安全上堪称典范。急诊科也逐步成长为一支由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创伤救治、重症监护等多学科整合而成的团队。今后,衡水二院将持续在就医流程、硬件建设、医疗服务等方面发力,为增强城市综合应急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健全急救服务体系、增强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年8月20日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