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核医学,精准服务人类健康的前沿技术

发布时间:2021-11-10      发布:管理员      阅读:


核医学,精准服务人类健康的前沿技术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侯梅英
 

       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妇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等,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很多人或许没有听说过,甚至会联想到核弹。核医学是安全利用核素为人类医学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典范,它是利用核物理、计算机成像技术、生物生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及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核医学作为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那么,核医学科是做什么的呢?是检查疾病还是治疗疾病?今天,笔者为大家浅谈核医学。

 

核医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持续加速,未来带病生存的中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神经病学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高发态势不容乐观。因此在医学界和科学界一直在探讨如何基于技术和覆盖疾病完整周期的方案,以更早期、更精准地控制疾病、预测疾病走势,推动重大疾病防控端口前移、推动精准医疗实施,成为国家顶层设计考量的重点。
      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学科,核医学利用医学检测设备——SPECT/CT或PET/CT,开展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了全新思路。这项技术能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更早期洞察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辅助临床研究攻克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病学、肿瘤学和心脏病学的重大疾病,成为了精准医疗领域目前重要的细分方向。
       简单进一步解释,它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是医学现代化的产物。随着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等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多病人都需要用这些技术来检查器官的微循环和功能状态以及肿瘤病人用来做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复发。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互补、彼此印证,极大的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所以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于放射科、CT室和放疗科,一般受检者是站或者躺在检查设备上,通过直接“外照射”进行检查。核医学检查是患者服用或者被注射放射性药物后,让患者成为“移动的辐射源”,像太阳一样向周围辐射。这种放射性的药水可被病灶所摄取,同时发出的射线被SPECT/CT或PET/CT仪器所探测到,从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核医学医生就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拍的CT片和磁共振片,就像是地图的行政区域图,能看到身体里面有没有异常的东西,而核医学影像看到的就像云图,能提前看到身体内分子水平功能的变化。这也就是核医学显像的主要目的,从而辅助临床科室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核医学是一种安全的手段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多虑,对“核”这个字眼存在恐惧心理。其实,辐射这个东西是无处不在的,空气、食物、建材中都存在着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的同时也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辐射对我们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是看辐射能量的高与低。比如,我们平时做一个腹盆腔的CT时,所受到的辐射量大概在10mSv,而在SPECT/CT仪器检查中骨扫描辐射量最大,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也仅为6mSv。
       说的再细致一点,受检查者在核医学科服用或者注射的放射性药物中都含有核素,核医学示踪技术跟踪的就是核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的精髓,无论诊断还是治疗都和这项技术密切相关。示踪技术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在自然界观察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就是利用的示踪技术。科学家把野生熊猫抓住后,在它身上放上一个无线电发射器,人们在房间内通过仪器就可以探测到大熊猫的行踪,那个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作为示踪物,很轻很小,不能被熊猫察觉,也不能影响和干扰熊猫的行为和功能。
       核医学检查用的示踪物就是放射性核素。把放射性核素连在某些化合物上,就成了放射性药物,把它引入体内,我们通过仪器就能在体外探测到那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如果想找到肿瘤可以把放射性核素连到亲肿瘤的药物上,因此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各个脏器或组织的代谢和功能。
       当患者检查结束之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经相当低了,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放射性药品的用量也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错杀”正常组织或器官。比如,做核医学的膀胱尿返流显像,患者所接受的吸收剂量仅仅是X线膀胱造影检查的1%,那么当检查结束之后患者所接受到的吸收剂量之小大家可想而知了吧。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接受核医学检查,完全没必要有心理压力。

 

核医学检查较精准和超前

       核医学开展的检查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骨病检查(骨显像)、甲状腺疾病检查(甲状腺显像)、肾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肝胆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术前前哨淋巴结显像、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检查等。具体来说,SPECT/CT可以对身体各脏器进行显像,笔者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的检查项目及适应症。
       全身骨显像:1、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灶,确定疾病分期,评价治疗效果及随诊。2、辅助诊断临床疑诊的代谢性骨病。3、鉴别诊断急性、陈旧性骨折和近期压缩性椎体骨折。4、鉴别诊断骨外摄取,定位诊断软组织钙化和异常骨化。5、帮助确定原发骨肿瘤的范围、转移病灶以及检测疗效。6、骨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鉴别骨关节疾病。8、应用于骨创伤检查,可定性诊断X线片阴性临床可疑骨折的病灶。9、对人工关节形成术的术后随诊。10、缺血性骨坏死的辅助诊断。11、监测移植骨存活情况。12、辅助诊断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肾动态显像:1、适用于肾实质功能的评价。2、上尿路通畅状态的判断。3、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4、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5、移植肾的检测。6、肾外伤。
       甲状腺显像:1、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大小、位置、功能状况和重量的估算。2、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异位甲状腺的诊断。4、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5、移植甲状腺的监测和甲状腺手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其功能的观察。6、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7、估计甲状腺的重量。8、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病灶,以助选择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
       唾液腺显像:1、唾液腺分泌唾液功能的判断。2、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观察疗效。3、诊断异位胃黏膜。
       异位胃黏膜:1、Meckel憩室的诊断。2、成人食管疾患的鉴别诊断。
       心肌灌注显像:1、冠状动脉造影后患者仍需进一步明确心肌缺血的危险范围和程度。2、室壁瘤、心肌病、心肌炎的辅助诊断。3、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因素患者有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4、有胸痛、心率不齐、心电图异常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排除。5、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度估计。6、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与随访。7、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评价。8、外科手术前患者心脏情况的评价。9、其他心脏疾病评价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总而言之,核医学具备灵敏度高、适应面广、精确度强且使用安全的特点。只有更多的人走近核医学,了解核医学,老百姓才能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享受到核医学的诊疗优势,早发现疾病、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诊治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居民医疗保健的整体水平。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