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从“硬扛”到“主动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管理者

发布时间:2025-10-27      发布:管理员      阅读: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生病—求医—治疗”的被动循环。“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一种以“我”为主角、以“主动”为内核的健康新模式正向我们而来。

 

  男性改变生活方式是关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当下威胁男性健康的三大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男科疾病。而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各类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影响最大,占到60%。陈鲁豫曾在书中写道:“自律很难,它的过程并不愉悦,甚至痛苦不堪。”这句话戳中了许多人的内心。我们大多人,不是倒在了自律的开头,就是败在了自律的途中。改变不健康行为、践行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以健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构建,人们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强调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中的整体调养以及治疗后的康复和健康维护。基于此,要做好男性主动健康管理,需从运动、饮食、情绪、睡眠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主动干预。而主动健康管理更能激发患者健康主体性,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与自我调控,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长期预后质量,更好守护自身健康。

  做好男性主动健康管理,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不要忽视小症状。尿频、性欲下降可能是慢性病前兆,及时就医。

  不要盲目进补。可能加重前列腺充血,营养过剩导致代谢紊乱。

  不要接触高温环境。睾丸需保持35℃至36℃低温环境,避免桑拿、紧身裤及高温作业。

  不要忽视心理调节。遇到烦恼和忧伤,男性朋友应冷静思考,不要长期背上精神负担,及时放松与调整紧张心态,缓和与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可以找家人亲友倾诉,及时宣泄情绪,避免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男性健康问题中,男科疾病是核心威胁,但因社会观念、就医意识薄弱等原因,超过60%患者拖延就诊,导致病情恶化。

 

  危害男性健康的主要疾病

  儿童男科疾病。儿童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也很常见,包括性腺发育异常和外生殖器先天疾病。其中,包皮问题是家长关注点,新生儿多为生理性包茎,通常4至5岁后自愈,否则需手术。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是贯穿男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杀手”。

  前列腺炎。中青年男性高发,久坐、憋尿、酗酒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胀痛。

  前列腺增生。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超50%,夜尿增多、排尿困难是典型症状。

  前列腺癌。早期无症状,晚期可能出现血尿、骨痛。

  性功能障碍。性功能是男性身心健康的“晴雨表”,能直接反映出男性身体状况的好坏。

  男性不育症。不育症是男性生殖健康的“隐形危机”。精液质量差、性功能障碍、生殖系统疾病是三大主因。

 

  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早睡觉,最重要。晚睡熬夜是万病之源。夜间睡眠是人体生长发育、自我修复和清除衰老细胞的关键时刻。成年人应该在23时前睡觉,超过23时睡觉就算是晚睡熬夜了。晚睡熬夜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晚睡熬夜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思维、动作受影响,脾气暴躁易怒,欲望和进取心降低。因此,男性朋友要早睡觉,尽量避免晚睡熬夜。

  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能激发身体活力、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但是,过量运动会带来身体损伤、劳乏,累积引发四肢关节、脊椎和肌肉等运动系统疾病。过量运动会使得心脏受损、内分泌紊乱、性功能和生育能力下降。因此,青年和中年男性锻炼身体要量力而为,优先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戒烟少饮酒。吸烟不仅危害健康,还影响生育。研究表明,吸烟可明显降低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增加畸形精子比例。男性烟龄长,其配偶的自然流产率明显增加。长期过量饮酒(酗酒),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还会损害大脑功能,造成智力减退和性格古怪偏执。

  建立支持系统。维护男性健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要做好“健康合伙人”。当好健康监测员:定期帮忙测量并记录血压、血糖数值,绘制变化曲线,及时发现异常。做好心理疏导者:转变沟通方式,用爱与责任替代责备,融化“病耻感”的坚冰。全家总动员:鼓励家人一起实践健康饮食,共同参与运动,营造积极正向的健康生活氛围。

  健康不是对疾病的被动抵抗,而是对生命状态的主动管理。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深刻的健康认知革命与行为变革,是从健康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从早餐开始,为自己榨一杯蔬菜汁、做一顿营养餐、走一段晨间路——主动,才是健康的真正起点!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一科 安新涛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