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6 发布:管理员 阅读:
春暖花开遍地香,正是一年好时光。此时,人体的循环系统功能在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肿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会出现生长、增殖异常旺盛的现象。那么,肿瘤患者怎样科学度过春天呢?
用“对药”
春季,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生长、增殖相对旺盛,很容易导致癌症的复发、转移。为此,要让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缓解、不发展,应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治疗。
每年内的气温浮动时节,很多肿瘤患者在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期,却心存侥幸认为还没到必须治疗的环节,选择了“再等等”,导致控制预防不到位,而前来就医。为此,肿瘤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听从医生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同时,要做好定期复查。定期对病情进行跟踪随访和复查,争取早发现病情的转移和复发。一般来说定期复查的时间是在患者刚出院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2年以后半年复查一次;5年以后可以一年复查一次。
防“感染”
在春季,各种病原微生物进入活动高峰期,感染是肿瘤患者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感染是由病菌进入人体并繁殖造成的,感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严重合并感染的肿瘤患者会有生命危险。肿瘤患者所发生的感染,与其他疾病所引发的感染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呼吸道感染等,不同的感染性疾病可能让肿瘤患者出现咳嗽气短、鼻塞、腹泻,口腔的疼痛,皮肤的发热、肿胀或发红等症状。
肿瘤患者要重视感染的预防:一是尽可能避免细菌感染。尽量避开人群,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防止各方面的细菌入侵;家庭成员中有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尤其是患流感者应采取相对隔离措施,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平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二是注意个人卫生,一定要勤换衣勤擦身,保持卫生清洁。三是营养支持不可少。肿瘤患者需科学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保障身体的营养需要。要提倡积极抗癌,不消极养病。四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高,是防止感染的重要因素,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同时,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肿瘤患者治疗期间,要时刻注意病情,做好预防感染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提升生活质量。
遵“春捂”
保暖防寒,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人体适应能力较差。尤其对肿瘤患者来说,“春捂”更加必要。
科学“春捂”记住这几点:看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就可以逐渐减少衣物;看温差,早晚温差>8℃,是“捂”的信号,说明温度还不稳定,不能着急减衣,警惕倒春寒来袭;看体质,体质虚弱的人可以适当多“捂”几天。
“春捂”捂哪里? 头颈、后背、腹部、脚底,4个位置被称为“病气入口”,春季捂好这4个位置,就相当于上了一道保险,把风寒邪气挡在身体外面。
调“饮食”
注意均衡饮食: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物质的齐全与适量,并且吃饭八分饱,以免积食引起肠道毒素的堆积,促使癌细胞生长。要摄入适量优质蛋白:肿瘤属于消耗性的慢性疾病,患者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饮食应清淡,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多喝水,从而增强体质更好抗击肿瘤。
适“运动”
春天是一年阳气苏醒时刻,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仅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心理状态,还可以改善癌因性疲乏、增加获氧量、抑制癌细胞、提高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推荐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在美好的季节里,祝愿肿瘤患者朋友们用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做好“春养”享受美好生活!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四科 贾晓峰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