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厚德     博爱创新

衡水二院官方微信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六种肾病无需过度治疗 科学应对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9-24      发布:管理员      阅读:

  

  肾病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疾病,一旦经肾病学科医生确诊为慢性肾脏疾病,大多要做好与疾病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高、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都是现实且必须面对的问题。

  有六种肾病,经正规治疗、定期检查、按时随访后,起初的各项异常指标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也可转变为正常。

 

  哪六种肾病无需过度治疗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的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尤其以5岁至14岁较为多见,2岁以下小儿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较为罕见。在肾病中,它也是治愈比例最高的。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青年。近年来,此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膜性肾病患者大部分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少数患者表现为少量蛋白尿、无明显浮肿。在所有肾脏疾病中,膜性肾病预后相对较好,病程偏慢性,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治疗疗程较长。

  IgA肾病。IgA肾病是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的简称,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类型,是慢性肾脏病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IgA肾病通常会有感染等诱发因素,于感染后72小时内出现血尿及蛋白尿,若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且尿蛋白不高,这类IgA肾病患者就无需特殊治疗,仅需治疗感染,之后不乱用药,再加上注意休息与定期检查,患者的尿红细胞与少量蛋白尿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这就是临床治愈。

  微小病变肾病。微小病变肾病(MCD),是儿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比70%至90%,而成人占比为10.9%至38.5%。该肾病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患者的意愿进行调整,进行个性化治疗。其主要目标是缓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如水肿、蛋白尿等,预防复发。微小病变肾病,看上去“来势汹汹”,其实并没那么可怕,最为头痛的是微小病变容易反反复复。因此,患者需要长期配合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

  单纯血尿。单纯血尿指的是尿常规中只有少量的红细胞和潜血,没有尿蛋白,血压和肾功能都正常。这种情况常见于:薄基底膜肾病、隐匿性肾炎,一些慢性肾炎、IgA肾病经过治疗后会遗留单纯的血尿。单纯血尿无需药物治疗,单纯血尿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影响肾功能。如果又出现高血压和尿蛋白,就需要治疗了,这时的治疗也不是针对血尿,而是为了消蛋白、降血压,保护肾功能。

  单发性肾囊肿。单发性肾囊肿多数时候是意外发现的,一般没症状,直径为50px大小,并不影响生活,也不遗传,当然也不用治疗。这些肾囊肿是部分尿液在局部肾小管潴留时间过长形成的。单发性肾囊肿一般是单侧,如果是双侧都发现了多个囊肿,就应该考虑多囊肾的情况了。囊肿直径超过75px,也是有必要治疗的。

 

  如何做好科学应对

  肾病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规范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发展为尿毒症,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对于这些在临床上能够治愈的肾病,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如下工作:

  坚持复查,配合随访。一旦确定自己患了某种肾病,不管是哪一种肾病,是否能治愈,都应该定期检查,按时配合随访。

  不胡乱作为与过度治疗。一旦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在评估肾病病情后,考虑暂时不准备使用特殊药物(如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时,肾病患者不必强烈要求医生加用过多的药物,也不必要求医生快治快好,要听从医生安排。

  生活方式、饮食与心态等同样重要。要做到这几点:作息规律、不熬夜、健康饮食、心态乐观、坚持适度锻炼、避免感冒、不乱吃药、拒绝保健品等。

 

  如何配合好随访管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院后,在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之前,建议每2周至4周复查一次,以监测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可改为每2个月至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肾功能稳定半年以上,可每6个月至1年复查一次。

  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1-2期:病情稳定时,建议每4个月至6个月复查一次。慢性肾脏病3期:随着指标异常的概率增加,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慢性肾脏病4期:由于并发症较多,复查频率需提高,建议每2个月复查一次。慢性肾脏病5期:病情复杂、容易波动,通常建议每1个月复查一次。

  病情轻、进展风险低的肾病。如果各项指标都能有效控制、进展速度慢,可每3个月至6个月复查一次。如肾功能长期稳定,可根据情况考虑每6个月至1年复查一次。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学科 杜雪峰

转自《衡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