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发布:管理员 阅读: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治疗后身体虚弱、食欲缺乏、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让许多患者苦不堪言。放疗结束后的30天,是身体修复和调整的关键时期。
三分治,七分养。科学的饮食调理能加速康复、减轻副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为此,要遵照医嘱,及时做好休整。
做好生活护理,创造最佳康复环境
一是做好皮肤护理。放疗后,患者的皮肤变得脆弱敏感,需要精心呵护。保持清洁干燥,放疗区域的皮肤要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轻轻清洗,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摩擦和刺激。远离刺激源,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或染料的护肤品,防止皮肤受刺激。同时,照射区域的皮肤在一年内都对阳光极度敏感。要避免阳光直射,出门做好防晒措施;要注意避开温度刺激,比如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选对衣物很重要。尽量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这样能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忍住别抓挠。皮肤可能会出现瘙痒或脱皮等情况。这时候,千万不能抓挠,以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要是实在难受,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
二是充分休息,适度活动。睡眠是良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细胞修复和再生。
循序渐进运动。要从温和的活动开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情绪、减轻疲劳,但切忌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若出现头晕、乏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切勿盲目进行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以免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恢复。
关注具体副作用。疲劳: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要听从身体的召唤,感到累就休息,白天可以安排短暂的午睡。口腔问题:尤其是头颈部放疗更为常见。需坚持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可以坚持做口腔体操,用舌尖顶上下颚,顺时针/逆时针各转10圈,增强黏膜弹性帮助恢复。
三是做好饮食营养,为康复提供源动力。保证营养均衡: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蛋、豆制品,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少食多餐更健康:吃饭的时候别暴饮暴食,每次少吃一点,多吃几顿,这样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多喝水好处多:水是身体所有代谢过程的基础。若无医嘱限制,每天保证1.5至2升的饮水量。如果口干严重,可以小口多次饮用,或含一些冰块、无糖的润喉糖。
针对不同副作用的饮食技巧:
食欲差:少食多餐,抓住一天中胃口最好的时候多吃点。可以准备一些营养密度高的零食,如坚果、酸奶、水果奶昔。
味觉改变:如果觉得肉有苦味,可以尝试用柠檬汁、果汁、番茄酱等腌制。多用天然香料调味,避免使用过多的盐和糖。
口干、吞咽困难:选择柔软、湿润的食物,如粥、烂面条、汤、蒸蛋、果泥、蔬菜泥。可以将食物用搅拌机打成糊状。
腹泻: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如粗粮、韭菜)和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选择白粥、烂面条、香蕉、苹果泥等。
避免不良影响,要叫停这些事
烟和酒:烟草和酒精会加重组织损伤,妨碍愈合,必须严格戒除。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可能刺激口腔和消化道黏膜。
油腻、油炸食物:难以消化,增加胃肠道负担。
腌制、熏烤、加工肉类:含有潜在致癌物,对康复不利。
同时,要避免盲目使用“补品”和“偏方”。某些补品包括中草药在内,可能会干扰治疗效果或加重肝肾负担。服用任何补充剂前,务必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做好居家监测,更有利于康复
居家监测做好这三步:
看尿识风险:尿液颜色深黄如浓茶,提示脱水可能加重骨髓抑制,需采取补救措施。
脉搏预警:静息状态下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可能是隐性感染信号,需测体温。
血小板观察: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瘀点),要立即拍照发给主管医生,及时进行治疗。
做好居家监测,切记要定期复查,遵从医嘱。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复查,让医生评估您的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做好心理调整,真的不能缺少
保持积极心态: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培养温和的兴趣爱好,加入病友支持团体,都有助于心理健康。
在放疗后,要主动接纳不适,避免自我否定,允许身体不适。副作用出现时,应理解为这是治疗起效的正常反应。要学会拆分恢复目标,把身体恢复到治疗前的状态作为整体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今天能多喝一杯水、能坐起来10分钟、能和家人聊会儿天等等,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积累掌控感。
要记住,每一次主动应对、专注坚持,都是在为自己积攒力量。您从不是独自战斗,医护守护、亲友陪伴都在身边,走过的每一步,都在靠近更好的明天!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二科 刘孝志
转自《衡水日报》